近日,珠海市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加工現場觀摩暨質量安全工作會議在我區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旨在通過現場觀摩與專題研討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小作坊加工規范化、標準化進程,提升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全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食品生產小作坊代表以及相關行業協會成員共計100余人參加。會議特別強調了職業教育在食品產業人才培養和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助力珠海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開始前,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位于我區的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點。該示范點通過統一規劃、集中管理,實現了小作坊生產的規范化操作和環境優化,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風險。現場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加工流程、質量控制措施以及數字化監管系統的應用,展示了珠海在小作坊治理方面的創新成果。觀摩過程中,代表們積極交流經驗,對小作坊集中加工模式表示高度認可,認為此舉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
隨后,會議進入質量安全工作專題研討環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領導在發言中指出,食品小作坊作為食品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其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公眾健康和城市形象。近年來,珠海市通過加強監管、推廣集中加工、引入智慧監管手段等措施,小作坊整體水平顯著提升。仍存在部分小作坊設施簡陋、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亟需通過政策引導和教育培訓加以解決。
值得關注的是,會議重點探討了職業教育與食品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珠海作為職業教育高地,擁有多所職業院校開設食品加工與安全相關專業。與會專家認為,職業教育應積極響應產業需求,通過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等方式,培養具備專業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識的高素質人才。例如,職業院校可為小作坊從業人員提供定制化培訓課程,涵蓋食品法規、衛生標準、現代加工技術等內容,助力其提升專業能力。同時,學校可與企業共建實習基地,讓學生深入生產一線,理論與實踐結合,為食品行業輸送新鮮血液。
會議還發布了《珠海市食品生產小作坊質量安全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三年將從監管強化、技術支撐、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入手,推動小作坊向“小而精、小而優”轉型。計劃特別提出,將依托職業教育資源,建立小作坊從業人員常態化培訓機制,并鼓勵職業院校參與小作坊技術升級項目,形成產學研良性互動。
本次會議的召開,不僅為珠海食品小作坊的規范化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凸顯了職業教育在產業升級中的戰略價值。通過政府、企業、學校的協同努力,珠海有望打造食品安全生產的“珠海樣板”,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堅實保障,同時為全國小作坊治理提供可借鑒的經驗。未來,珠海將繼續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動食品產業與教育鏈、人才鏈有機銜接,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aitaigroup.com/product/977.html
更新時間:2025-11-27 13:35:56